苯丁酸氮芥说明书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0110/4324685.html
友善·有爱
桐乡市实幼集团
实验幼儿园
城北园区中二班
一、主题来源
love
No.1
●现实情况分析
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习总书记在谈到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时,提出要从娃娃抓起。的确,幼儿在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重要过程。在幼儿启蒙阶段向他们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促进他们的社会性认识、情感和行为的发生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No.2
●基于幼儿现状
现在很多孩子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只懂索取不懂回报,这些都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
二、主题目标
love“友善”这一主题更偏向社会领域,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社会领域教学要“基于情感在先,行动在后,认知相随。”对社会领域的子领域目标内容进行了梳理,活动目标进行了预设。
(点击小图可放大观看哦)
预设主题脉络
1
何为友善
2
为何友善
3
如何友善
三、课程实施
(一)调查“何为友善”
love什么是友善?孩子们的理解是什么,开展课程前我对孩子们的已有经验进行了调查。
不和弟弟抢玩具是友善
有人摔跤,帮助他是友善
帮好朋友扫地是
友善
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披萨是友善
我将孩子的已有经验进行梳理,孩子们眼中的友善即:帮助、分享、谦让、给予。可见孩子们对友善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结起来。
(二)谈话“为何友善”
这是一天内我们班孩子的三组镜头。可见中班的幼儿由于交往经验不足,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的处理问题。
(三)行动“如何友善”
01
有爱日记
那么针对冲突我再次将问题抛给孩子。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冷静自己的情绪、如果我错了我会道歉、让她不要哭了下次我让着她等等。
经过生活的捕捉,发现孩子们虽然都已知道什么是友善,但当冲突凌驾两人之间时,孩子无法将友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怎么可以让我们每天多一些友善?
于是我们通过“有爱日记”这样一个形式来记录孩子们的友善点滴。
02
绘本《种一颗善良树》
孩子们记录的都是一种积极情感,对于如何化解矛盾这一块还是缺失的。于是我们嵌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绘本《种一颗善良树》。
我们对绘本进行了分析,将绘本分成三个部分。1.介绍故事背景。2.动物间矛盾激化。3.种了善良种子后和好如初。
03
小组研讨
《解决冲突》
在描绘三只动物的争吵,对于他们如何化解矛盾这一块的描绘是及其匮乏的,孩子们提出了疑问:三只小动物怎么和好的?为什么和好了?
基于孩子的疑问,我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如果是你发生了这些问题怎么办?
我们沿用了瑞吉欧方案课程中的“小组研讨记录”这样一个模式,鼓励孩子们分成六个研讨小组思考、记录,最后看看孩子们的讨论结果。
以第二组的记录为例
通过这次的活动他们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产生共情,从而潜移默化的让他们学会宽容和原谅。
04
《萌芽计划》
由于绘本当中三只小动物如何相互合作,如何冰释前嫌描绘的缺失,所以孩子们自发的提出了要种善良种子的要求。
可是我们要怎么种?和谁一起种?孩子们又有了自己的想法。从计划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已经有了要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并且分工也很明确。
05
实践活动
《种一颗善良的种子》
那种什么呢?什么植物能在冬季种活呢?开心说:“我奶奶说,风信子可以在冬天种植。”那么顺着孩子们的思绪,我们了解到风信子有很多的颜色和寓意,你们想种什么颜色的呢?
孩子们进行了投票,最后黄色风信子遥遥领先。因为黄色风信子的花语“和你在一起就感到非常的幸福”。
我想这就是孩子们最纯真的友情。
四、主题梳理
love
课程的最后,我对课程开始的预设目标进行了一些调整。
love
我们整个课程内容进行了梳理,这是我们的主题脉络图(认知—感受—行动)
五、主题回顾
班本书——《友爱.有爱》
love我们对整个课程进行了一个回顾,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笔触记录了我们整个“友善”之旅,制作成了我们班特有的班本书——《友爱.有爱》
六、主题反思
love
寻访“友善”,我相信这只是一次开始,我们用爱心的泥土培植,用真情的雨露浇灌,它们将生生不息在岁月里静待,结出友善的果实,在微风佛晓下丰富我们蔚蓝天空那抹云彩。
图文:赵飞虹
排版:陈航
审核:张茹娟
书香润泽点亮童心
桐乡市实验幼儿教育集团
实验幼儿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