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过程中,什么是小苗如何培育

小苗一般系指在三叶期内移栽的秧苗。南方稻区多用作冬闲田、绿肥田等插秧早的双季早稻和早中稻秧苗,更多的用于寄秧假植、培育多壮秧。北方稻区多用于与插秧机相配套直接移栽、小苗的优点是耐低温能力强,在日平均气温达到12~12.5C时就能发根,一般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3.0℃时即可移栽,较大苗要求的移栽温度低2.0C左右,即可提早15~20天移栽,低节位早生分集多,且能防止烂秧,提高成秧率,节省种子和专用秧田,其缺点是适栽期短,一般不适于迟茬口直接移栽,苗体小,不便于人工移栽作业,并对土地平整和肥水管理要求较高。

用于双季早稻和一季中稻的小苗,多采用密播下保温育秧方式或者在温室(塑料大棚)中采用无土或有土盘式育秧方式育成。用于连作晚稻的小苗多采用露地湿润育秧密播育成。具体方法如下:

密播条件下的保温育秧:塑料薄膜保温育秧有搭架覆盖和地面平铺两种。小苗一般亩播种量为~公斤,播种塌谷后,用竹条搭架盖膜或畦面上盖一层谷壳灰或秸秆等覆盖物后再平铺盖膜,四周用泥土压紧。播种至出苗以密封为主,以制造适宜的温度条件,促使迅速齐苗扎根。膜内温度保持在30~35℃,出苗后保持在25~30℃,如高于35C时,应将膜的两端揭开通风降温,二叶期时要逐步揭膜炼苗,先灌水后揭膜,同时采取昼揭夜盖,直至全部揭膜,然后按露地育秧方法管理。

温室(塑料大棚)盘式育秧:盘式育秧分无土和有土两种。育秧技术上要掌握好精选种子,严格消毒,播前浸种催芽,并要按计划分批播种。播种量一般为每平方米秧盘播1.0~1.5公斤,播匀压紧,播后管理关键是控温、调湿,发芽现青时要求高温(35C左右)、高湿(相对湿度95%以上),使发芽迅速整齐,当不完全叶开始伸出时,要及时用木碗顺一个方向压苗2~3次,促进齐苗盘根,在-叶-心期保持温度30~32℃,相对湿度70%以上,增强光照,喷氮磷液肥,出室前二三天停止加温,通风炼苗,使室温逐渐接近外界自然温度。小苗培育期一般为18~20天。

密播的露地湿润育秧:干耕干耙,开沟做畦,灌水验平,播种前1天排干水,待秧田既不干又不积水时即可播种,一般亩播种量~公斤,播后压种入泥,播种至移栽均保持充分湿润,防止积水和干裂,保水能力差的土壤可在畦沟中保持半沟水,二叶期施氮磷液肥,用作断奶肥,三叶期左右一般多采用小苗带土移栽。也有利用田边杂地或晒场作秧田,平整后上面铺一层3~5厘米厚的湿润肥泥,稍平稍干后即可播种,播后管理与上述露地湿润育秧相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xinzia.com/fzkh/11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