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上幼儿园中班的小明很不受老师和同学待见,不是大家针对他,而是他总对小朋友动手,特别没礼貌。
比如,喜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就去抢;跟人玩儿总推推搡搡,还推伤过好几个孩子。
其他家长找小明妈妈,小明妈妈竟然说:
每天都因为这些事儿找我,我烦都烦死了。又不是什么大事,孩子们的相处本来就是这样呀。小孩子直接都是通过接触推搡来交往的!小孩子都不会礼貌,看见别人的东西都是直接拿走的。我的天,这是什么话!
不是小孩子都这样,而是你家孩子这样。不懂礼貌吗?只会动手不会正常交往吗?
从她的话中可以看出,她没有给孩子立规矩的意识,即便别人尝试沟通,她也只愿做一只鸵鸟。
可能没有到痛处,毕竟小明不是明面上受伤的那一个。
那像小明这样的孩子吃亏不吃亏呢?吃亏。目前他可能会在跟同龄人的争斗中占据上风,但他不会一直这样:
在跟成人,比如老师,其他大孩子的接触中,他是无力的,这势必会让他们内心错乱,行为失调。将来走向社会也会因为行为不妥,被人诟病,最终面临超重的心理压力。所以,孩子的行为一定要有边界——也就是我们说的立规矩。
很多家长怕给孩子立规矩,一是不知道怎么做;二是不想跟孩子对立;三怕限制孩子。
可是,这事儿还必须做。而且立规矩,不是对孩子的限制,而是让他们更自由。
一个行为不符合社会期待,跟别人格格不入的人,内心是很有压力的,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是很多坏事的起因。
而给孩子立规矩也并没有那么难:
首先,家长要有是非观并做好示范,孩子天天看着我们呢,会有样学样;
其次,跟孩子讲明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温柔坚定地对待孩子,不可以就是不可以,可以坚持但是不要打骂。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就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了;
最后,平时注意引导。在这方面,读绘本是个不错的方式,绘本会用趣味故事的形式给孩子展示很多场景,告诉孩子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做——孩子更容易听得进去。
关于行为引导的绘本有很多,我推荐一套性价比很高的,链接在下方:
适合6岁以下孩子(正是立规矩的关键时期);
趣味性强,孩子爱读,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
全套40册,涵盖面广,贴近孩子生活。
最后我想说:
这种书真的很接地气很实用。你买书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跟自己目的贴合,能帮助自己和孩子的书,就是好书。
本文结束,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