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重量级生物都和人鱼传说有渊源

美丽的人鱼,来自大海传说。以“美人鱼”为题材拍摄的影视剧作品非常多,不管是韩国电视剧《蓝色大海的传说》,还是周星驰的电影《美人鱼》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在我们这个星球还真的有两种生物和美人鱼颇有渊源。

出行都有小伙伴的儒艮

从外形上来看,儒艮的身材更瘦一点,它们没有海牛那么多的脂肪,尾巴和海豚更像。

它们是海牛目中唯一仍生存于印度洋与太平洋地区的物种。和海牛科的圆尾鳍不同,儒艮的尾鳍近似于海豚的Y形尾。

正在吃水草的儒艮

虽然它们的分布范围广泛,某些地区仍有相当的数量,但在人类持续的猎杀、栖地减少以及困在渔网中溺毙的意外等已严重威胁到它们的生存。某些地区称它们为海牛、海猪、海骆驼。

儒艮全身都具有商业价值,除了肉可食用外,1头成年儒艮可提炼24至56升的油,皮肤可制成皮革,而它们致密的骨头被当作象牙的替代品用于雕刻之用,所以儒艮近几个世纪遭到了大量的捕杀,数量越来越少了。

分布广泛,数量很少

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海岸,特别是有丰富海草生长的地区。虽然它们被认为栖息于浅海,但有时也会移动至较深的海域,约23米深。它们的分布范围并不连续,这可能与栖地的合适度和人类活动有关。儒艮在印度洋的由非洲东岸开始,经红海、波斯湾、南非、马达加斯加往东至阿拉伯海与斯里兰卡,其中大部分地区的数量都很少。在太平洋地区包括了印尼、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东印度群岛,往北达台湾与日本的冲绳,往南则包括了澳洲南部以外的邻近海域,可以看到它们的分布范围非常的广。

儒艮寿命约为73年,是一个很长寿的物种,比起海牛,儒艮似乎有更加复杂的社会行为。虽然常单独行动,但也会组成6头左右的小群体,有时会达数百头以上,此类群体的功用为何至今仍不清楚。

悠闲的儒艮

儒艮仅摄食海床底部生长的植物,深度约在1到5米左右,以多种海生植物的根、茎、叶,与部分藻类等为食,常会吃掉整株植物。

它们总是悠闲地移动,泳速多在每小时10公里以下,若是被追赶时可以两倍的速度逃窜;一般每1至2分钟浮至水面一次,但有时会潜水达8分钟以上。上浮时仅将吻部尖端露出水面,下潜时会像海豚一般整个身体垂直旋转1圈。一般而言每天会游动25公里左右的距离。

我们经常够可以看到儒艮身边总是有小鱼常伴其左右,它们的还有一定的协作,有时候小黄鱼为主动下到海床上面为儒艮提供距离探测,儒艮进食的时候小鱼则在其左右好像保镖一样,小黄鱼具体是靠儒艮身上的寄生虫为生,还是靠食物碎渣为生暂时不清楚。

大象的远亲海牛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海牛是由四足陆地哺乳动物进化而来的,而且它们还是大象的远亲,其实儒艮也是大象的远亲,它们同属海牛目。

根据头骨的特征能够判断,海牛类动物可整合为一种单元的进化支。其他的衍生特征包括,椎骨上的椎骨棘突减少、可能还会有扩大的趋势(至少在海牛属动物身上是这样),胸椎中心前后延伸。线粒体DNA序列数据也显示,这三个海牛类物种扩散时间接近。此外,基因证据表明,在新大陆中,海牛属有四种不同的谱系。

其中一种栖息在淡水环境下的亚马孙河中,另外三种栖息于沿海系统和相关的内陆水道中。

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西印度海牛种群之间复杂的遗传关系。有分析发现,西印度海牛为并系群,并且与亚马孙海牛有密切关系。

尽管分子钟和聚结时间计算表明,衍生出亚马孙海牛的谱系出现较晚,但由于遗传数据支持亚马孙海牛为基层物种的说法,所以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海牛进食

从图中可以看到,海牛是以水草或其他水生植物为食,面相憨厚,和传说中的美人鱼相去甚远。

海牛是食草动物,会吃掉60多种不同的淡水植物(例如,风信子、,鱼杂草,扬子鳄杂草,水莴苣,水草,芹菜,麝香草,红树林叶)和咸水植物(例如海草,浅滩草,海牛草,龟草,野鸭草,海三叶草和海藻)。成年的海牛通常会使用其分开的上唇每天吃掉其体重(约50公斤)的10%至15%。消耗如此数量的水草需要海牛一天最多进食七个小时。

为了能够在以植物为基础的饮食中应对高水平的纤维素,海牛利用后肠发酵来帮助消化过程。

海牛与美人鱼的传说有关。美洲原住民将骨头磨碎,以治疗哮喘和耳痛。在西非的民间传说中,它们被认为是神圣的,被认为曾经是人类。

我们大体上了解了儒艮和海牛,它们都与美人鱼传说有关,但是他们都饱受狩猎之苦,不管是身上肉还是骨头都是狩猎者喜欢的,而且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他们的的数量越来越少了,属于容易被灭绝的物种。

虽然这两种生物的外貌很难让人和印象中的美人鱼挂钩,根据科学家们的推断它们会把半个身子露在水面上,抱着幼仔进行哺乳,加上雌性的乳房都比较丰满,加上大雾天气,就很容易让水手们浮想连篇,因此部分科学家认为儒艮是美人鱼的原型,也有人认为海牛才是原型。

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都是很可爱而且很憨厚的动物,那么你认为,这两个动物哪个更像美人鱼呢?

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xinzia.com/fzkh/119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