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250417/l9verah.html
文:萱小蕾
图:网络
▼
有人说,爱之深恨之切,听起来也有些道理,毕竟不在乎一个人,才能做到无动于衷,得失随便。
真在乎的话,对方背叛了、变心了、要分手了,就会痛彻心扉舍不得。
那么痛苦是避免不了的,眼泪也是免不了的,借酒浇愁失眠沮丧甚至绝望也是正常的。
毕竟一旦真的爱了,失去时都会难过不已。
但是难过归难过,跟“恨之切”还是不同的,前者是折磨自己,后者是想折磨对方。
若是有了折磨对方的意图,应该就是偏离真爱的真实表现,那多半是其它心理造成的。
比如觉得被放弃被分手是一种失败,从而不甘心,不服输,不接受,不罢休。
这里面有自卑心理,或者平时就是“巨婴”性格、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受不了别人先放手,受不了任何人对不起自己。
如果是这类心理,其实从根本上说就不完全懂得什么是爱、也不会全心去爱谁,跟谁在一起,无非也就是有现实利益。
比如想找个人照顾伺候自己、找个提款机、找个带出去有面子的伴、找个把自己捧在手心的崇拜者,抑或是身心寂寞,需要个异性来消遣陪伴。
因为这些原因在一起的男女无处不在,大家不会去反省和承认自己恋爱的真实意图和需要,所以都会打着爱的旗号去开始和维系一段关系。
同时,他们也会打着爱的旗号去索取,去要求。
一旦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或者破坏了自己的索取之道,自然就接受不了。
比如“提款机”不满意了,看穿了他们的意图,从而选择分手或发现外面才有真爱。
这时候,他们就有了恨意,哭闹,纠缠,甚至报复。
报复起来自然就显得“恨之切”,这样的恨之切,怎么可能称之为爱呢?就是自己对关系的走向不满意而产生的私欲罢了。
而真的爱一个人,对方要离开,只会舍不得,即使舍不得,也不会强求,也只会自己承受伤痛,无法“对付”那个人,因为“狠”不起来。
要是狠得起来,那就还是更爱自己,当然,这还包括另一种情况。
那就是爱错了人,本来是真爱,但是发现对方实在是太过分了,骗自己戏耍自己甚至包藏祸心要害自己。
这时候爱转换成恨,那也可以理解,不过关键时刻多半还是会心软,只要觉得自己的危险解除了,也就不会再狠下心来回击了。
抛开这一类的阴谋类感情关系,只是失恋分手变心,没带走自己的钱,也没试图要命,那就只会感慨自己失去了被他爱的魅力和能力。
他要去爱别人,我也没办法,我即使很难过,也只能祝福他,毕竟他也不是我的私人财产,即使结婚了,他要走,我也只能给他自由。
要不然,我留下他也留不住他的心,他也快乐幸福不起来,毕竟爱一个人,就是想给他幸福、或是想跟他在一起幸福的生活。
若他觉得跟我在一起不幸福,我苦苦挽留或纠缠,算什么呢?
要是能挽回他的心,那可以努力一下,尝试一下,若是不能,那我还有什么目的呢?
如果我要的是补偿,是他也跟着痛苦,那么这个爱也是要打个问号的。
这的确没什么好讨论的,很直接的道理:我曾经爱过的人,就算最后是他要提出分开,我也希望他平安顺遂,没病没灾,过得比我好、我也会觉得欣慰和安心,过得没我好,我也会担忧和心疼。
至少我会祝福他,会希望他一直都顺利,这不是圣母,而是纯粹地爱过后、自然而然的表现和心理。
有些人觉得:陪着一个少年成长后,他离开了自己,然后就是别人在享受他成长后的稳定情绪和温柔深情,是不是很不甘心?
其实也没啥,如同你栽一棵树,你要是私心重,就觉得这棵树只能自己用来遮风挡雨或乘凉。
然而真心爱他的话,就不会去介意他将来跟谁在一起有多好,遗憾当然会有,但不会因此就怀恨在心,无法释怀。
栽树的时候,就希望这棵树能枝繁叶茂,成长为蓬勃盛大的样子,若后来他的树下要让别人乘凉,我也只能接受。
总不能因此就把这棵树给毁了,要是那样,就不是爱了,就像是一种控制了。
对方不爱自己了、就闹得不可开交,两败俱伤,那不是爱情,是胜负心理。
心怀慈悲的人,真心爱过的人,分手时不会变得面目全非歇斯底里,接受不了是常态,但最终还是会冷静下来放他走。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为了他的幸福而高兴,为使他能够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并从这当中得到快乐……
放到现代,很多人会说,这就是圣母心理。可这也是真爱的真理,爱若不能让对方幸福,那就不是爱了。
只要出发点是希望对方幸福,那么分手时真的就可以看清自己的心或对方的意了。
作者寄语:专注人生和情感现象的分析总结,提炼给人启发的三观和看法,陪你走过这无常的人世及情海。倾诉可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