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半分享了两期的穆夏作品后,正好也传来天津美术馆的好消息——穆夏展延期至7月12日,喜欢穆夏的朋友可以抓紧时间移步天津美术馆,来个近距离观赏穆夏的画作。
本文衔接前两篇文章
《穆夏和他的那些画①丨莎拉·伯恩哈特的知遇之恩》
《穆夏和他的那些画②丨巴黎光环下的功成名就》
点击上方蓝字,即可进入文章链接商业绘画使穆夏获得了无尽的功名与荣誉,他本可以选择在时尚之都巴黎继续创造功名利禄,以此换来丰足富盈的余生。然而,在穆夏心中,却始终留了一席之位给自己的国家。20世纪初期,斯拉夫人民正在为争取民族独立而与奥匈帝国Hapsburg王朝进行着斗争,面对祖国当时的纷乱与不安,他怎会无动于衷,在异国独享安逸?▲晚年的穆夏他曾经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这样写道:“我所有宝贵的时间都在这些作品中,而我的祖国就像一滩渐渐干涸的死水。在灵魂深处,我感觉到自己正在罪恶地挥霍着本属于祖国人民的那些东西......”
字里行间表达出自己内心对祖国的内疚和惭愧。而在一次旅美期间,他观看了一场由捷克民族乐派的斯美塔那(BedrichSmetana)创作的交响诗《我的祖国》之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Vltava)。
这场演出令穆夏在心灵上备受触动,于是,他毅然决定放下现有的功名和地位,选择回归祖国,为国家而画。
《明信片》群燕终归巢▲年《明信片》这是穆夏为故乡创作的一张明信片,从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出,穆夏的作品开始了新的转型,内容不再是靓丽妩媚的少女,而是更加有思想内涵的创作。画面上女子十指紧握,心有所思,也许是想念远方的家乡,也许是怀念儿时的教堂,无数只飞燕承载着少女无尽的思念,也承载着这些年穆夏对故乡的眷恋,那远方的教堂曾经记录着穆夏的少年时光。这幅作品整体画面色彩呈灰调,也在隐喻当时他的故土正处在时局的动荡中。《风信子公主》穆夏晚期绘制的唯一一张戏剧海报穆夏回国后很少再画戏剧海报作品了,这是唯一的一张。这张海报的主人公是捷克的国宝级女演员安德拉·塞迪克娃,她被誉为捷克的“莎拉·伯恩哈特”,出于强大的民族认同感,穆夏最终选择了重新执笔绘制。▲年《风信子公主》这部戏剧中,主人公是一位铁匠的女儿,她梦到自己被巫师变为一个风信子公主,以及后面发生的一连串爱情故事。第一眼看到这幅作品,不由自主就被风信子公主蓝色的眼睛吸引,她目光炯炯有神,好像与你对视,眼神里透露出坚定的力量,虽然已时隔一个世纪,但眼神里依然充满鲜活朝气,这就是穆夏的绘画功力。从整张海报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主人公身上人物到处都是风信子的元素,比如:人物的头冠、耳饰、项链,手里握着的手环,包括长裙的裙边,披肩的绣花图案等等。而主人公身着捷克的民族服饰,更是展现了穆夏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主人公后面的圆形背景图案,更是以戏剧中的各种表演道具的元素构成,比如:铁匠用的榔头、铁钳,巫师用的魔法瓶,象征爱情故事的心形等等。不知道你在看到这幅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个人物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尽管这个人物身着华丽,但是却有一双十分粗壮的手臂,这是穆夏在他的海报作品中首次运用了繁复的阴影表现手法,让手臂呈现出强有力的肌肉感,人物显得十分强壮,跟一般的贵族公主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也暗示了我们,这个风信子公主其实是铁匠的女儿。《第六届索科尔体育大赛海报》祈愿人民走向光明▲年《第六届索科尔体育大赛海报》这个作品是穆夏为索科尔体育大赛而绘制的海报。这幅作品由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形象组成,前面的少女代表布拉格,后面的形象则描绘的是斯拉夫民族传说中最高地位的神——斯万特维特。前方的少女头戴布拉格城墙样式的王冠,左手持有镶嵌布拉格的城徽的权杖,右手持有七个椴树编成的圆环,代表着参加运动会的七个斯拉夫民族国家。而少女身着斯拉夫民族色——红、白、蓝的服装,具有很强的民族象征意义。斯万特维特神的左手上屹立一只象征斯拉夫民族的雄鹰,右手握着太阳形状的圆环,寓意力量和光明。从神的身姿和手臂可以看出,她的体魄是十分强健的,这也象征着这是一场体育赛事。这个作品虽然表面上看,是一个号召人民参加运动会的海报,实则也暗含着穆夏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希望人民走向光明的意味。《斯拉夫大团结》团结协作的斯拉夫人民▲年《斯拉夫大团结》这幅作品是布拉格市长大厅穹顶上的图案,中间是一只展开双翅,自由翱翔的雄鹰,四周是斯拉夫人民,寓意在雄鹰保护下的斯拉夫民族。身着白衫的斯拉夫人民,有的俯身耕作,有的采摘果实,姿态各异,但团结协作,处于一片丰收之中。穆夏将布拉格人民的八种美德赋予在人物之上,这八种美德分别为:创作、警惕、独立、坚韧、战斗、正义、忠诚、智慧。这幅作品展示了现实生活中斯拉夫人民的鲜活形象,真实地反映出了人民的生活质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第一套邮票和纸币》成为第一套邮票和纸币的设计者一九一八年十月二十八日,一个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诞生了。穆夏很荣幸地为祖国设计了第一套邮票和纸币。▲《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第一套邮票》▲《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第一套纸币》他曾经说过:“我坚信,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只有深深扎根于自己的民族根本,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我们必须怀揣着这样的希冀:人类各民族将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相互理解,才能使这个愿望更易实现。如果我能为加深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而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至少在我们斯拉夫民族中起到一些帮助,我将为此深感宽慰。”这是一个和平爱好者和爱国者心底最真挚的愿望。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独立十周年纪念》祈愿斯拉夫民族和平▲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独立十周年纪念》年是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穆夏特地为这历史上的重要时刻绘制了一幅纪念海报。整幅作品的主要色彩依然选用斯拉夫民族色——红、白、蓝。一般人们会将圣母玛利亚绘制成身着蓝色长袍的母亲形象,这位女子头上还带有椴树的花环,因此象征着斯拉夫民族的母亲。她正在给前方一个大约十岁左右的少女戴一个寓意和平的花环。少女的发带上绣有5个徽章分别是代表西里西亚的鹰、代表斯洛伐克的双横交叉十字、代表波西米亚的狮子、代表摩拉维亚的红白底格上的鹰以及代表罗塞尼亚的熊,这5个徽章代表着当时形成共和国的5个主要地区。小女孩的发饰也是斯拉夫民族的发饰,女孩的原型正是穆夏的女儿雅罗斯拉娃。前方少女正是象征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她目光刚毅果敢,望向前方,表达穆夏了对国家的信心和期望。《斯拉夫史诗》一组描述斯拉夫历史进程的史诗级著作提到穆夏晚年的作品,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巨幅油画组画——《斯拉夫史诗》,这组巨幅油画共20幅,每幅作品的尺寸在6mx8m左右,十分震撼,穆夏自年开始画起,花费了长达18年之久才创作完成。早在年,穆夏便萌生了为斯拉夫人民创作大型历史组画的想法,为实现这一想法,他不惜多次赴美寻找赞助。直至他遇到来自芝加哥的富商查尔斯·克莱恩,克莱恩同时也是著名的慈善家和亲斯拉夫派人士。在穆夏的“斯拉夫史诗”的创作过程中,克莱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兹比洛赫的城堡里绘制斯拉夫史诗的穆夏这组油画的主题内容为斯拉夫民族从史前到19世纪历史长河中最具纪念意义的场面,穆夏仔细研究每一件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并寻找村民来扮演人物,以寻求场面的真实感。穆夏想凭借这组油画来激励斯拉夫人民奋起抗争,争取民族独立。可以说,这组油画倾注了穆夏大量的心血,以及对于祖国毫无保留的爱。▲正在扮演人物的村民▲慕夏与在布拉格克莱门特学院展出的“斯拉夫史诗”画作,年
以下为甄选自《斯拉夫史诗》的部分作品▲年《斯拉夫史诗之二庆典》▲年《斯拉夫史诗之六塞尔维亚沙皇捷潘·杜尚作为东罗马帝国皇帝加冕》▲年《斯拉夫史诗之十六塞拉维亚的誓言》▲年《斯拉夫史诗之二十斯拉夫人的典范》可以说,《斯拉夫史诗》是穆夏对捷克及斯拉夫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给予的最高敬仰和赞礼。年穆夏把这20幅《斯拉夫史诗》作品全部捐献给布拉格政府作为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十周年的献礼。《为宣传斯拉夫史诗创作的海报》斯拉夫史诗宣传海报▲年《为斯拉夫史诗创作的海报》前面我们已经讲到,穆夏将创作好的20幅油画巨作——《斯拉夫史诗》捐赠给了布拉格政府,之后在布拉格贸易博览会展出。这张海报是为了宣传该展览而专门创作的,这一图像也被用作展览图录的封面。海报上的画面取自《斯拉夫史诗》里《菩提树下的誓言》画作的一角。画面上一个少女轻抚竖琴,若有所思,后背景的神秘人物是捷克的命运之神斯万特维特,他手持水之号角和火之利剑,三面分别看向民族命运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这张照片是穆夏的女儿雅罗斯拉娃在为《菩提树下的誓言》摆造型。《斯拉维亚年的年历》精美的年历作品▲年《斯拉维亚年的年历》19世纪末,新艺术运动在欧美盛行,穆夏作为领军人物在美国也有着巨大的知名度,这也得益于莎拉·布莱恩特,因为在伯恩哈特巡美演出时,多次使用穆夏设计的海报做宣传。这张年历上的人物原型正是尔斯·克莱恩(《斯拉夫史诗》的重要赞助者)的女儿——约瑟芬·克莱恩。她被画成斯拉夫女神的形象,身着白色长袍,一把利剑放于膝上,手中举着一个象征斯拉夫大团结的圆环。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这一形象也出现在穆夏设计的捷克克朗纸币上。
结语
一个普通的艺术家可能只拥有超凡的技艺,而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则兼具心怀家国的胸襟,穆夏就是这样伟大的艺术家。在后半生的时间里,他将全部的才华和心血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他的人格魅力在这些无私的创作中得到了升华,让世人瞩目。穆夏独特的技法和风格已成为了艺术史上不可磨灭的痕迹,而他留给世界的“梦幻糖果”也将在流淌的艺术长河中闪闪发光。小半将会继续收集素材,为大家奉献最后一期《穆夏与他的风格影响④——新装饰艺术》,敬请期待。本篇图片来源于天津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