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也话牛文和风主播风信子

北京看雀斑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593047.html

SoundsofWindinHillsears—山听风吟—

嗨喽,山听风吟欢迎您

山听风吟年第期总第期

牛年也话牛

文:和风

诵:风信子

年是农历辛丑年,也就是牛年。提起牛,即便是从小生长在城市里的人,头脑中也会马上反映出各种各样的形象来,更不用说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我,就更不一样了。牛是我们家人的伙伴,也是劳动时的助手。

父亲养了三十二年的牛。直到二零一八年正月,在他七十一岁生日后不到一个月,便做了白内障手术。父亲在坡底已经看不清牛在山上的活动了,经过我多次动员,他才迫不得已把一群牛卖了。卖了牛的第一年里,他的眼睛稍微好点了,我每次回家,父亲总埋怨我不该让他把牛卖了。养了那多年的牛,突然改变的生活,让父亲很不习惯。对于那些牛,父亲是有感情的。

每到农忙时节,它们不但帮父亲耕种,还能和父亲一起帮那些家里劳动力外出的乡邻们。每每这个时候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早晨天一亮就去河对面的小山上砍些冬青树枝喂养他的牛儿,等牛草料吃得差不多了,他和他的牛儿们一起劳作到深夜才回家。农闲的时候,父亲赶着他的伙伴们上山,边放牛,边砍柴或是挖些草药等,每每回家都不落空。有时地里农活忙了,父亲把他的那些伙计赶到山上,便回家干农活儿。太阳落山了,它们吃饱了,老牛便带着牛群自己回家了。

记得我家养牛第三年的冬天,我家的牛和我们本村另一户养的牛在一面山坡上吃草。父亲早晨把牛儿赶上山坡,就去邻庄送礼去了。待到父亲下午四五点来到坡底,就发现我们家的一头牛躺在地上,已经没了气息。正当父亲还在为死去的牛儿难过时,那户人家的男主人也来山坡收牛了。那位主人先安慰了父亲几句,便帮着把我家的牛也赶下山坡,让父亲先回家找人帮忙处理死了的牛。当天晚上,我从睡梦中醒来,听到父亲和那位养牛的爷爷在另一房间嘀咕着什么。后来我发现父亲和那位爷爷渐渐成了朋友,偶尔父亲顾不上放牛时就把我家的牛交给那位爷爷代替管理。其实,那些牛原来都是队里的牛,只不过承包到户时被迫分开了。第二年开春,那位爷爷主动提出把自己家的一头耕牛借给我家来使,他们家的成年牛多。父亲非常感激,之后他们俩的感情更深了,经常在一起抽烟、聊天,有时闲了还一起在我家喝酒。从那次以后,为了增加家里的收入,父亲开始顺带着一起放养两三只羊。也是从那时起,我觉得父亲在家的话好像少了,也许他的心里话都对那位爷爷和他的牛羊们说了吧。

养牛的第五年秋天,有一头两岁半的健壮牛儿在山上滚下来摔断了腿。父亲请人帮着用架子车把那头牛运回来后,用绳子吊着那头牛的身子,还嘱咐母亲专门优待它,给它补充营养,想让它尽快恢复。谁知父母亲精心照顾了三个月,那头牛也不见好转,还一天比一天消瘦。田里庄稼收入也不景气,年终父亲决定把那头牛买了。那头牛卖了后,父亲的言语更少了,我时常见他坐在那里发呆,母亲有时唤他,也不应答。后来出门在外,酒宴上也不吃牛肉了。有人推让着让他尝尝时,他支支吾吾,一脸痛苦的表情。

对于那些牛,母亲也是尽心帮着喂养、照料。平常耕牛回家后,我见母亲像喂养她的猪们一样,用玉米粥和(音:或)些麦麸子给它们添料。母牛下了崽崽,她也会给母牛打半月黄豆浆喝。平常我们姐弟几个都在上学,父亲有事不在家时,家务和养牛的重担全都落在母亲的肩上。对于那群牛,不管风里雨里,母亲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尽心尽力,至今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痛。

姐弟几个里放牛时间最长的还数大弟。因为他在该读书的年纪辍学了,外出打工不到年龄,就专门在家放了两年半牛。因为那时家里穷,加之,放牛的枯燥乏味的生活他也怕了。十六岁他离开了家。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诱惑后,漂泊在外这三十二年来他很少回家过年。二弟、小弟和我相对来说放牛时间较短,妹妹就更少了。在放牛的生活历练中我们姐弟几个多多少少都有了牛的精神。下面就说道说道我放牛的那些琐事吧。记得有一天下午,我把牛赶到了村子南边离家较近的小土坡上。牛儿和羊儿们还没吃到一个小时,突然间,乌云密布。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倾盆大雨。牛儿们还算听话,静静地站在雨中沐浴。羊儿们到处乱窜,有一只跑到了庄稼地里,待我把它赶出来,另一只又跑到了远处的地里……好不容易我才把羊儿们赶到土堎上一个农民们用来暂时储存农作物的小洞里。那时,我的鞋已经变成“高跟儿”了,足有三寸厚。那些黄泥摔也甩不掉,黏土已经粘在我的鞋上了,从未穿过高跟儿鞋的山里娃真是寸步难行啊。那天我在大雨中痛哭了一场,待我哭好后,雨也停了,牛羊们又悠闲地在山坡上吃草了。下坡时,我光着脚丫提着鞋子赶着牛羊回家的。终于,在一九八八年暑假我考上了陕西省商州师范学校,待我拿到通知书后,那时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村民们眼红了,“一个女娃娃上那么多学有啥用?长大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父亲和母亲还是顶住了压力坚持把我送进了校园。毕业后,我也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每逢假期,我总会回到家,帮父母干一些农活,或者放放牛。记得在我出嫁后,带着不满五岁的孩子,一起回老家依然会帮着父亲放牛。第一次带着孩子进村子南边的一个小沟里放牛,孩子一开始挺新奇,非闹着要我手里的鞭子,走了不到一里路就拿不好鞭子走山路了。高大的牛儿让他既害怕又想亲近,我拽着他,生怕牛儿不小心会踢到他。牛羊们吃草时我就给他讲故事,这次他一点儿都不专心。一会儿问这棵草叫啥,一会儿又指着远处的那株小树,要我帮他认识。夕阳落山了,我得上山赶那些牛羊们,便把他放在小路边,叮嘱他不能乱跑。起初,我走几步就和他呼应着。待他看不到我在山上的身影时就哇哇大哭起来,我便大声叫着他的名字让他放心——妈妈就在不远处。还没等我把牲口们都赶下山,我听不到他的哭声,也没见他喊我,可吓坏了我。我急忙加快速度把牛羊聚拢在一起。来到分开的地方,他已经坐在石头上丢盹了,脸上被虫子咬得起了许多疙瘩,随即心疼地背起他赶着牛羊们一起回家了。母亲见到那么小的孩子跟我遭了这样的罪,埋怨父亲不该指派我去放牛。记得父亲只是憨憨地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二零零二年春节后我被查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回家仍帮着放牛。但我也就只能赶着牛去家附近或者村后面的河滩上了,那样牛儿们是吃不饱的。再后来,我的身体实在虚弱,喝不了丹江边的风了,回娘家不再帮忙放牛了。父亲没事就唠叨,我大女子变了啊。父亲,我哪里会变呢!我是陪着咱家的牛一起走过这些年的。我一直和你一样也是咱家里的一头任劳任怨的牛啊,只不过我是个女娃。现在小弟不在了,只盼着大弟趁父母亲有生之年能在佳节之际回家陪陪他们。“说古道今”,牛年话牛。在迎来牛年之际,衷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的家庭生活幸福安康!年2月4日晚:

和风,年9月生,陕西商南金丝峡人。一位喜欢与文字相伴的女子,从文字中汲取生活的力量,始终不屈不挠地与困难和遭遇的挫折抗争。热情淳朴,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风信子,一个喜欢在诵读中感悟文字香气和温暖,喜欢与花草、音乐相伴的女子,最惬意的莫过于安静的午后,一杯茶、一本书、一曲音乐,看云卷云舒,听花开花落,然后对自己说“只闻花香,不言悲喜”。

山听风吟文学

“朋友您好,

感恩在《山听风吟》遇见!

花红为谁人?时光不负春;

山听风吟处,草木皆诗心。

让我们诗意同行......”

山听风吟主播团队

王海琴

李侠

风信子

空谷幽兰

兰花草、风轻云淡、Andy、郑红、开心贝儿、白云朵朵、菜菜、屋静书香、微笑、博博、鑫鑫、杨静、大丫、暖洋洋、酒窝、清扬婉兮、一抹绿、李莉、汪子玥、海市蜃楼、贺婉君......

《山听风吟文学》投稿须知

家人们感恩同行。

投稿格式:

、原创首发投稿[山听风吟]

2、《题目》

3、文/作者姓名

4、正文

……………………

……………………

……………………

……………………

5、作者简介(字内,附文后)

6、作者横幅照片一张和应景横幅图片三至五张

7、诗词和散文左对齐即可,题目6号字加粗,其他5号字

投稿要求:

、尽量一次性投稿,需要改动的务必注明“修改定稿”

2、平台正式发表后,请作者务必大量转发分享,适当赞赏,阅读量超过后方可再次投稿

3、建议前一次投稿正式发表后再进行下一次投稿

4、自带mp3音频审核通过的投稿优先发表,投稿时说明有音频,附主播简介和横幅照片

5、有主播选稿录音的投稿发表时有音频,否则没有音频

6、投稿由社长上善若水老师审核、古韵诗词由寂寞沙洲冷老师审核,审核通过后两周内编辑公发

《山听风吟文学》编辑部

-0-3

注:图片、音乐源于网络

敬请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xinzia.com/fzzz/7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