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中医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dxkfbl/210410/8833873.html大自然是一本“活”的书,万事万物容纳于其中,具有季节性、丰富性、艺术性、探索性、参与性等特点的自然角,不仅可以拓宽幼儿视野,让孩子进一步亲近大自然,也为幼儿养成爱观察、乐劳动的良好习惯打开了一扇自然之窗。高新区恒源幼儿园于10月14日组织教师开展了自然角观摩互评活动。走近各班的自然角,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生命之绿呼之欲出,真可谓“秋色满园关不住”,幼儿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自然界中鲜活的生命和勃勃生机,了解各种动植物知识,这也是幼儿园着力打造花草特色课程的途径之一。
01
种植之趣
自然角自然离不开植物,种植植物为幼儿提供了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学习探索的主阵地。如:中四班结合班花风信子进尝试,了解它们的习性,记录它们生长,同时研究水培转土培的可能性、种球的繁殖等,与孩子们一起真真切切的体会种植的快乐;中一班、中五班的孩子利用塑料袋、水桶等进行种植,做上相应的标记,让幼儿可以一目了然的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大一班的药草种植令人印象深刻,老师从孩子被蚊虫叮咬涂抹薄荷的小事出发,和孩子们一起寻找草药、制作草药、种植草药,把收集到的艾草、莲蓬、陈皮等药材布置到自然角,和小朋友们打造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小小药房”,孩子们不断探究,认真记录着植物每天的生长变化,感受着中草药的神奇和有趣!
02
饲养之乐
动物饲养也是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的事儿,小乌龟、金鱼、鹦鹉、兔子、昆虫等为自然角带来了勃勃生机。大五班利用家长资源为孩子们定制了一个“昆虫屋”,了解昆虫的习性与特点。中四班、大三班等班级给孩子们的观察和饲养提供便利和条件,孩子们为小乌龟和鹦鹉取名字,选饲养员和换水员,定期的投食换水并进行记录,培养了孩子们的责任心,也增强了幼儿的主人翁意识。03
拾秋之美
自然角就如同班级的后花园一般,成为了幼儿亲近自然的最好纽带。小班老师结合季节主题、幼儿年龄特点,鼓励家长带孩子走近大自然,了解秋天的变化,并将孩子们发现的秋季果实带入园内,为班级自然角增添了一抹“秋色”。自然角里布置的“大南瓜、小南瓜”巧妙的为接下来的主题活动作准备,有效地实现了各区域的相互利用和渗透。中五班的植物角也设置了“秋实展示区”,展示了水稻、南瓜、玉米、红薯、柿子、橘子、芝麻等富有秋天气息的果实,并开展了关于橘子的课程故事;老师还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美术作品装饰自然角,用画笔的色彩给季节增添颜色,用孩子的双手去创设美、感受美,将秋天的色彩、丰收、变化用画笔记录下来,留存美好。
04
观察之探
自然角作为幼儿近距离接触自然的一个小角落,是丰富幼儿知识的重要渠道,种子是否发芽、水培土培有何区别、阳光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为什么有的植物会死……只有经过一定的观察与探索才能帮助孩子们找到答案。一些班级还设置了实验区,如运用了色彩攀登和比比谁长得快,色彩攀登主要运用卡纸和纸巾进行实验,让孩子观察到毛细现象在不同纸质的情况下产生的变化,比比谁长得快。
2
05
研讨之实
观摩亦是一种学习,老师们在观摩之后进行了线上研讨。事实上自然角的创设是多元的,参与者可以很多、动植物种类多、种植形式多、可用自然物多、废物利用形式多、环创布置不拘一格等等,还能够丰富了幼儿的科学知识,体验、感受劳动带来的收获与快乐,是孩子们探索自然的一方舞台。同时,照顾动植物的过程也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以及观察、比较等多方面的能力。
副园长沈蓝就各班自然角的创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她认为本次自然角观摩发现了很多亮点,如:教师的理念有所更新;一些班级能将课题融进自然角;能推新种植环境;更新植物的陈设布局;巧用家长资源;能做到让测量走进自然角;体现即想即种的理念。同时建议老师们继续放手;创新种植形式;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观察记录方式创新测量工具。
《指南》中指出:“幼儿是在与环境和人的积极互动中获得发展的。”幼儿园创设自然角,目的就是要让其成为孩子探索的热点,学习的视角,为他们的探索创造一片天地,让孩子们插上智慧的翅膀去编织梦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