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年轻人加盟未来新农场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让更多年轻人加盟未来“新农场”

——“新农人”逐梦乡村振兴系列之二

  N晚报记者韩瑜超通讯员张莉

  暖意融融的秋日午后,在潘菊明的办公室里同样十分热闹,一场围绕“一粒米的奇幻之旅”的头脑风暴正在激烈上演,大家为这一场正在筹备的金秋互动活动寻找卖点。碧云花园的“新农人”们正积极思考:怎么延伸价值链?设计什么样的体验活动才有新意?农具展如何办得引人入胜?

  面对这群头脑活络的年轻人,大云乡贤潘菊明不像老板更像慈父,撂下一句“大方向就是要有碧云特色、传递传统文化元素,其他你们自己去定。”正是这样的良性互动,让更多年轻人选择碧云花园,开始逐梦乡村振兴。在嘉善大云,正是这样的齐心追梦,不断助力美丽小镇蝶变跃升。

  涌现更多“新农人”

  在碧云花园的7名农业经理人中,3人是土生土长的缪家人,另外4人分别来自杭州萧山、衢州柯城、丽水遂昌、金华武义,都是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了碧云花园。从实习到入职到一路晋升,短的供职15年,长的已经超20年,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

  “乡村振兴当然要靠人才,这些年,我为企业发展搭好了人才梯队。”潘菊明所说的人才队伍有三个层次,分别是重视乡土人才,引进年轻大学生,聘请兼职高端农业人才。

  让“外乡人”扎根缪家,用青春筑梦乡村,碧云花园的吸引力从何而来?

  “是潘总身上的军人魅力,一干到底的劲头吧!”嘉兴碧云花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琳琳说。如今,这群跟着他“学艺”的“新农人”,早已练就一身本领,不仅懂农业生产,还会经营、善管理。“从种花到旅游接待,从张罗婚纱摄影基地到负责会务培训,这些工作我几乎干了一圈。”叶琳琳说。这些年,也有不少农业龙头企业,包括衢州老家的企业向她抛出橄榄枝,她都婉言谢绝了。在她心里,这片奋斗的热土早已是家。

  来自杭州萧山的蔡海燕是一名80后,目前是嘉兴碧云花园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负责经营管理。如何让碧云花园实现效益最大化,是蔡海燕要做的事情。打开她的工作笔记,生产资料、风险分析、产品定位等一系列的规划写得满满当当。“技多不压身!这么多年之所以选择留下来,也是因为潘总给了我们足够的成长空间以及试错的机会。”蔡海燕开玩笑地说,“拿着他的钱,创我们的业,亏了是他的,压力没那么大。”

  追梦路上,潘菊明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发挥“辐射效应”,让家乡、让更多的人共享实现梦想的成果。

  打造未来“新农场”

  “年轻人的加盟,让农场有了更多未来,我们希望打造成一种未来农场的概念,生产、生态、生活相结合,既发展美丽经济,也发展智慧农业。”蔡海燕说,她还计划加大网络产品的开发,不仅生产能够通过网络销售出去的产品,也通过网络将客人引流进来。还要开放互动项目增加农场的体验感,让它充满活力与年轻感。

  如今,碧云花园“未来农场”正一步步从蓝图落地现实。今年,碧云花园成为嘉兴唯一一个荣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的单位,打开下一个五年的“画卷”,碧云花园的蓝图已然清晰:“花园+培训”“花园+科研”“花园+摄影”“花园+文创”“花园+休闲”的综合性生态花园,筑巢引凤,推动可持续发展。

  作为大云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典范,碧云花园是展示大云旅游魅力的亮丽名片。金秋时间,徜徉其间,粉黛乱子草、风信子摇曳生姿,向游客们展现着秋日的专属温柔;小火车载着乘客一览美丽田园风光,亲子烧烤、露营、挖红薯人气颇高,这里成了嘉兴的一处“网红打卡地”。

  “打造碧水蓝天的生态农庄,奉献鸟语花香的人间天堂,这是我的梦想,也成为他们的梦想。一路走来,有很多感动:政府大力支持,贵人、朋友扶持与帮助……遇到了很多困难,也收获了很多荣誉,让我不断思考,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探索。”潘菊明说,现在,他更愿意放手让那些年轻有为的“新农人”去创业创新,实现心中的梦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xinzia.com/flhy/137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