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bdfyy/xwdt/
年4月刚搬家的时候,新铺了复合地板,家具也全是从宜家买来自己装上的。尽管新家具的气味其实并没有那么明显能觉察到,尽管德国人信誓旦旦向我保证甲醛含量绝对低于国家标准,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特意去买了几盆号称可以吸收甲醛净化空气的植物放在家里。于是,便为后来家中植物的“泛滥”埋下了“隐患”。不过,这也算是我的业余生活里的一点小乐趣吧。
v金心吊兰
最开始买来只有一盆四株,叶子修长挺拔,长的很茂盛,中间是白色,两侧嫩绿嫩绿的,比普通的绿吊兰好看。摆在房间里一进门目光就能触及之处。尤其是在炎炎夏日里,能给人心里带来一丝凉凉的感觉。买来第一年的冬天,有一次浇水浇太多,根都泡烂了,原本神采奕奕的叶子,一夜之间全部变得软趴趴的耷拉下来,实在看着心里难受。于是,经过网上搜集资料反复查证之后,我终于下定决心,把吊兰的叶子全部剪掉了,再把光秃秃的根从土里挖出来,减去烂掉的部分,剩下的重新埋进新换的土里。把花盆移近窗台,尽可能让它接收充分的阳光照射。冬天即使是在有暖气的房间里,室温二十度左右,植物生长仍然十分缓慢。后来终于有一些嫩嫩的小芽破土而出,我才大大松了一口气。等到春天来,吊兰积累了整个冬天的能量似乎一下子爆发了,蹭蹭往上长。六七月的时候就长得粗壮繁茂。
后来,吊兰开始抽匍匐茎,匍匐茎从吊兰株的中心抽出来,奋力向上生长,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跟它的叶子一样,开始弯下来,顶端会生出一株小小的吊兰,还会开花。吊兰的花瓣是白色,花蕊是黄色的,总是在早上完全绽放,到了晚上,花朵会逐渐合拢起来,然后慢慢枯萎凋谢。匍匐茎越来越多,于是我开始学着繁殖培育的方法,把小吊兰剪下来,把底部浸在水里,催发气根。一般三到七天,就能看到白白嫩嫩的气根长出来。待气根长到两厘米左右,就把小吊兰栽到花盆里去,放在阳光充足处,慢慢的就又会长成一大盆。若是一直把吊兰养在水里也可以,这就是“水培”。只需隔几天换一次水,保证水质清新,吊兰会长出很多又细又长的须根,充满整个玻璃瓶,同时也会长出新的嫩叶,可以作为家里或者办公室的小小点缀。
后来懒了,直接把剪下来的小吊兰栽到土里,底部用薄薄的一层土覆盖住,让小吊兰能够直立即可。再把花盆放在朝阳处,保持盆土湿润。吊兰也会慢慢长出根,随后抽出新的叶子。此谓之“土培”。土培的吊兰,根会长的白白胖胖,像小人参一样。
一盆吊兰,第二年变成四盆,第三年,每盆吊兰上都抽出了十几根匍匐茎,每根匍匐茎上有分叉,长满了大大小小的小吊兰,数了数大概有上百株了。冬天室外太冷,只能把植物都搬进房间,摆在原本就不宽敞的客厅里。柜子上,茶几上,花架上,窗台上……又长又密的叶子,加上挂满了匍匐茎,看上去简直就像一片原始森林。于是今年等天气稍微缓和了一些,就把老的四盆吊兰全部剪掉,挖出根来忍痛扔掉(其实每一株根都可以埋进土里再长出茂盛的叶子。我总觉得自己扼杀了一条生命。实在于心不忍,但没有别的办法了),只留了两株放在玻璃瓶里水培。原本也没抱什么希望,结果,居然也冒出了几片萌萌的叶子!
从匍匐茎上剪下来的吊兰,挑了二十几株,有的种到花盆里,有的放在玻璃瓶里水培。剩下的一大堆也全部扔掉了。打算以后每年都修剪一次,果断地舍弃掉那些老的,换上新的继续培育。人生或许也该如此,该舍弃的就该果断舍弃,不然会变成烦恼和累赘。旧的不去,新的如何会来呢?
v紫叶吊竹梅
买这盆植物,是因为据说它“把甲醛当食物”。之后觉得也挺可爱。叶子正面是绿绿的,背面是紫色,一大丛簇拥在小小的花盆里,有种闹哄哄的感觉(脑补一下小黄人)。
刚买回来的时候在一个很小的塑料花盆里,也没当回事,就这么养着。枝条越抽越长,根也已经从花盆底的小孔里伸出来。换了陶瓷大花盆之后,更是长疯了。没多久,我打扫卫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它从花架上摔了下来,花盆摔得粉碎不说,吊竹梅的枝条几乎全部摔断了,残肢断臂撒了一地。我把断掉的枝头收集起来,凑了一大把,插在水瓶里,第二天就从枝条的关节处长出了细细的根,比水培吊兰的根更细更长。等到根长得很密的时候,再移植到花盆里,也都活了下来。第二个星期就发现它已经长高了很多。到后来枝条实在太长太密了,从以前萌萌的小可爱变成了科幻电影里张牙舞爪的怪物。我在网上查到了植物“摘心”和修枝的办法,再加上了解到它也能够土培,于是把每一根枝条的枝头剪下来,直接插到新的花盆里。原先的那盆吊竹梅,茎枝的断头处自然是停止生长,但会在侧面抽出两条旁枝,于是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不再是越长越长,而是越长越“胖”。新的那一盆,时不时浇点水,保持盆土湿润,也是很快就会长大长高。
紫叶吊竹梅还有个特点,就是会随着日照的强度改变颜色。如果日照非常充足,紫色素会分泌很多,渐渐的叶面也会变成紫色;如果日照严重缺失,则会非常绿,叶面上几乎看不到一丝紫色。如果日照适中,叶面会是绿色里透着紫。
有一次冬天,放在阳台上的吊竹梅没有及时收进房间,等发现的时候已经全部冻的干枯了。拿到房间里放在窗台上,没想到又缓了过来,等到了春天,依旧长的茁壮。有时候我在地上捡到断掉的枝条,哪怕已经断了好几天,叶子都蔫蔫的了,插到水里,第二天也能长出须根来,过不了几天,仍然是神采奕奕的。这小东西生命力真是旺盛。或许正因为此,我对它一直都比较“怠慢”,有些漫不经心的。当真是应了那句话:越是乖巧懂事,越是得不到重视。但我对它还是有一丝敬意的,因为只要给它一点点水,它就能活的很精彩给你看!
前些年去了趟广东,在公园里玩,发现假山上大片大片种植着紫叶吊竹梅,一簇簇的,爬满了半个山头。可能只有温暖的南方,才能让它即使在室外也能安然过冬吧。
v花叶绿萝
年的圣诞前夕,公司同事把两棵废弃的植物放在办公室走廊尽头。那是两棵一人高的树,叶子枯黄,枝条耷拉着,半死不活的。树底下长着几条长长的花叶绿萝,藤条本该绕着树向上长的,却都脱落下来胡乱地堆在地上,靠近根部的地方已经完全枯萎了,只有上半部分还保留着一点生机。我于心不忍,于是拿剪刀把它剪下来,带回家培育。
花叶绿萝的藤条和紫叶吊竹梅一样,也是一节一节的。每一个节点处都长有一片叶子和一点小小的褐色的凸起,那便是它的气根。从节点处起,左右各留两厘米左右剪断,长长的一根藤条便成了一段一段的,每段都只带一根叶子和一个气根;藤条上那些叶子已经枯萎脱落的部分,就只有一段段四五厘米长的带节点的光秃秃的藤条。带有叶子的那些小段,把节点浸在水里,催发气根。在水培生根的过程中,能看到玻璃瓶底有很多鱼子大小的气泡,或许是绿萝的根在呼吸?可能因为是冬天的缘故,绿萝发育得很慢,过了好几天,气根才褪掉表面那层褐色的皮,探出白白的头。这时候便可以把它们移植到花盆里去。
那些只剩气根的小段,横着摆在花盆土上,气根朝下接触到土壤,把土用喷壶喷湿,再找个塑料袋,戳一些孔,把花盆罩起来,摆在阴凉处。盆中水分蒸发之后会凝结在塑料袋上,给花盆里营造一种湿度特别大的环境,催发气根的生长。我本来不太相信这些光秃秃的、没有叶子的茎干能够活下来。事实证明我太小看它了。气根会努力伸进土里去,然后会在节点处冒出嫩嫩的小芽,假以时日,越长越大,便成了蜷曲的叶子,等叶子舒展开来之后,就会在叶子旁边附着分出一段嫩茎,等它长大之后,便又是一片新叶子,于是绿萝就不停地生出新叶子,藤条也随之越来越长。
到现在为止,这盆绿萝已经长了一年多,叶子布满了整个大花盆,也抽出了好几条长长的藤条,最长的一根有2米长了,次长的也有1米多。
我总觉得它应该长的更快更长一点的。
v牛油果,荔枝,橘子
德国的冬季很单调无聊。室外太冷,天总是阴沉沉的,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闲来无事,我便打起培养植物的主意,虽然冬季其实并不是适合做这种事的季节。
有天无意中在网上看到有人用吃剩的牛油果核种出一颗小树,于是也去超市买了几颗牛油果,吃完之后,挑了两颗饱满的核,洗净残余的果肉,把牙签尖尖的一头插入果核上部大概0.5厘米深,每颗果核插3到4根牙签,再找一个小玻璃瓶装满水,把果核放在瓶口,使果核的下半部分浸在水里,牙签在瓶口撑住,以防整个果核掉入瓶中。把玻璃瓶放在朝阳的窗口,隔几日换一次水。整个培养的过程非常慢。泡了两到三个星期之后,果核的底部才裂开,慢慢地生出根来,又粗又直。根长到大约5厘米的时候,果核的顶部也裂开,冒出嫩芽。这时候便能移植到花盆里去了。整个过程可能持续一两个月。牛油果树栽进土里之后会很快会长出两片叶子(也有可能是因为春天来了),后来越长越高,叶子也越长越大,几乎有巴掌大小。现在这棵树接近1米高,长了十几片叶子。若不是先前一直被限制在小花盆里,可能会长的更好。直到前不久,我才找到一个残破的大花盆,把它移植了进去。
荔枝也是在网上看到有人培养出来,看那些美化的照片,觉得像一片微型竹林一样,很有文艺范。有一天逛街,看到水果摊上卖荔枝,于是买了两斤回来。吃完之后,把果核洗干净,泡在水里。过了几天,水就仿佛被果核染色一般,变黄变褐。换水再继续泡。大约一个星期以后,有些饱满的果核的头部会裂开,有白白的凸起从裂缝处冒出来。剩余的比较瘦小的果核没什么变化,则弃之不用。把那些裂开的荔枝核,头朝上埋进土里,直到头部略微在土层表面以上一点点。那些白白的凸起,会慢慢长成嫩嫩的枝条往上长,同时分出一些须根往下长。到最后,果核似乎反而成了根部多余的“驼背”一般。荔枝的叶子,刚长出来的时候是红色的,红嫩红嫩,很可爱,像甜菜一样。过几天会慢慢变黄,最后变成绿色。我有幸见证了这个过程。
橘子完全是出于好奇。从超市买来的橘子,吃完之后,橘子籽都是随手扔掉的。那天突发奇想,找了个碗,把橘子籽泡起来,在窗台上静置了几天,果然发现橘子籽外面那层又白又硬的“外壳”变软脱落了下来,里面的胚变大变绿,并且分成两半(像嫩嫩的绿豆芽),冒出纤细的根。把橘子籽撒在花盆里,再覆盖上一层薄薄的土,浇上水,放在朝阳的窗台上。不久就发现冒出了一颗颗嫩芽,叶子小小的,很萌。嫩芽越来越多,最后渐渐长满了整个花盆。不过,到现在一年过去了,最高的也才十几厘米罢了。但是养在小花盆里,很可爱。
v大蒜
去超市买大蒜,都是一网兜里有三四个,吃好久才能吃完。多余的几片蒜瓣,夏季很容易发芽。于是有一天,索性买了几颗大蒜回来,剥去蒜衣,插在小花盆里。一共培育了四盆,有三盆长得很快,陆陆续续地就长出了小苗,越长越高。剩下一盆却始终毫无动静,有好几次我都忍不住想放弃了。过了大约十天,我突然发现花盆里终于冒出了小芽。就像一个笨笨傻傻的小孩,一直在努力证明自己给我看,让我不要放弃它。那一瞬间我心里竟有一点小小的感动。最后这些蒜苗都剪下来炒鸡蛋吃了。后来又长出一茬,也剪下吃了。然后就再也没长过。挖出来扔掉的时候,发现那些原本饱满的蒜瓣,都已经干瘪枯萎了。
它耗尽了自己全部的能量。
v常春藤,凤仙花,绣球花,茉莉花,风信子,水仙,碗莲
我很喜欢常春藤,小小的叶子,细细的藤条,一不小心就会爬满整面墙。曾经买了一盆回来养。起初长的很好,藤条越来越长,有好多嫩嫩的叶子。后来到了冬天,或许是因为经常关在房间里接触不到新鲜空气,或许是我不擅培育,叶子慢慢失去了光泽,像蒙上一层灰一样,又粗糙又暗淡。后来叶子一片一片都脱落了,藤条也一根根枯萎。到之后,只剩下一根藤条上残留几根绿绿的小叶子。我把它从土里挖出来,栽在牛油果树的花盆里。它像一只受伤的小动物,孤零零的在大树下舔舐着自己的伤口,努力活下来。
凤仙花是以前去逛建材市场的时候无意中看到,很喜欢绿叶衬托下的花朵。有红色,粉色,黄色,橙色等。我只买过粉色的凤仙花,买回来配上几个好看的花盆,摆在窗台上。一株凤仙花能开几十朵花,持续好几个月,在繁茂的绿叶的簇拥下,显得很有精神。十月过后不再有新的花骨朵长出来,叶子也渐渐萎缩,无论如何精心呵护,终究阻挡不住它的逝去。我本以为是我没有照顾好它们,也曾想着在花落后搜集它们的种子,后来发现,在超市买的这种花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成了一年生的植物,也没法结籽,只能每年都去买新的。于是我再也没有买过。
绣球花是朋友来玩的时候送的,起初开了好几朵花。如果改变土壤的酸碱度,可以改变花的颜色。酸蓝碱红。若是在土里喷洒稀释后的白醋,花朵会变成蓝色;若是在土里埋几根生锈的铁钉,花会渐渐变成红色。可惜的是,阳台上光照不足,绣球花渐渐的凋谢了,新长出来的花骨朵也再也没有绽开。我把几根嫩枝条剪下来想扦插培育,但插在土里几个月,叶子虽然仍然是嫩绿的,但一点也没有长大长高,挖出来一看,长出的根也是又细又小,毫无生气。后来,叶子上突然出现了黑色的斑点,越来越大,好像是受了虫害。叶子枯萎之后,我把它扔掉了。
茉莉花是有次逛街的时候路过花店,看到这株摆在门外的盆栽,开满了小小的白花,香气袭人。买回家之后,有一阵子每次回家进门就能闻到满室的芳香。只可惜花盆太小,渐渐的营养不足,即使买了花肥加进去也于事无补。到后来,再也不开花了,反而枝条越长越长,乱七八糟地缠在一起,失去了原先的“型”。养了一年多之后,有一次清理阳台的时候,看到根部的叶子都干枯了,于是把它也扔掉了。
某年二三月,从超市买了一盆黄水仙,一盆紫色风信子,一盆红色风信子。也算给家里增添一点颜色吧。花都开了,一簇一簇的,很好看。不过这些植物其实都有毒,不适合养在室内。后来花谢了,扔掉之后,再也没有买过。
有一次在国内淘宝店买东西,卖家送了几粒老莲子,说是碗莲。我怀疑是普通的莲子而已,原因很简单,因为碗莲很贵。把又老又硬的莲子泡在温水里(水温最好保持30度以上),裂开了,冒出嫩绿的芽,最后长成十几厘米长的茎,顶上冒出两片小小的莲叶。超市买的花园土太轻,在水里会浮起来,于是我去森林挖了半盆土回来,淘去木屑草根等杂质,等土变成淤泥沉积下来之后,倒上半盆水,把莲子埋进土里,莲叶浮在水面上。其实莲花需要每天至少8到10小时的日照,我家的阳台是绝对满足不了的。而且它需要生长在温暖的南方,就连国内的北方也难见到莲花,更何况寒冷的德国呢。尽管如此,我还是养了它一阵子,直到后来莲叶长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再也不长了,后来慢慢变黑枯萎,我才把盆里的水倒掉。直到现在,那半盆土还放在阳台上。我打算,过几日再去买几颗大蒜来种进去,种出一大盆蒜苗来。
四月初,天气变暖,于是把所有的植物都搬出去摆在阳台上了。经过修剪的吊兰和紫叶吊竹梅,看上去清爽多了。阳台上比之前显得空旷了很多。我打算去买一张帆布的躺椅,一张小茶几,放在阳台上。闲暇的时候,可以躺着看看书,看看电影,喝喝茶,困了就睡一觉。
生活本就该尽量多做些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