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可惜有位小姑娘一年级第一次期中考试的数

北京比较好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隔壁小梁家的女儿今年刚上一年级,这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勤奋好学——她这次期中考试成绩是数学98,语文95。她妈妈看到试卷后,很高兴,基本还满意。但也心存有一丝惋惜:女儿的数学没考到分,本来这次的数学完全可以考到满分。即使如此,孩子在校期中考试中总分仍居班里第二,全校第八——如果没失这两分,就是前三!

尽管有点可惜,但妈妈心中难以言表的喜悦还是看得出来。你瞧,妈妈已在第一时间里在朋友圈里晒出了喜悦,分享了她的喜悦——希望女儿能继续加油!

我仔细看了一下她儿女的数学试卷,也替小姑娘惋惜了好一会儿:这么不可能错的地方,她竟然错了,就因“误判”……若数学考上了满分,此生的求学路上,尤其是对数学的偏爱就更会更信心满满,省却了那么大的一个遗憾!

孩子数学能得满分,这一定是许多父母的最大心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有人生的第一场大考中“大获全胜”,勇夺“双百”。想当初,我的小孩就是因为在一年级的期中考试中捧回“双百”试卷,而引来多少羡慕的目光及称赞。最主要的是,从此以后的求学路上基本会顺风顺水,一路欢畅——这也就是传说中的“赢在了起跑线”吧?Goodbeginningishalfsuccess(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还有接下来的期末考试更重要!再说考分或许并不重要,重要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总成绩在学校的排名,还有各科的均衡发展,不能偏科;让胜不骄败不馁一路伴你行,家长如此引导很重要!

得数学者得天下!数学的重要不用说,如果一个人的其它科也不差,数学又特别好的,中考、高考时一定会因此大受益。

我又仔细看了一下小梁女儿这次的数学期中考试卷,被扣的2分竟然如此可惜:9-6=()-5,2+5=()+4,两道很简单的题,小孩的答案填的却是莫名其妙——虽然已订正了,但隐约还能看出的写的答案。我正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貌似找到了小孩答题的“误判”思路,她可能把等号“=”看成了大于号“”,所以她的答案才会填写成:9-6(7)-5,2+5(2)+4,就这样不应该丢掉了两分竟然被丢了;我再往后看,后面的第七大题也有类似的题,其实还较难,但她也做对了!各位,我的这种解释对吗?也没当面去问小孩当时是怎么想的,但我很自信我的猜测是对的。要不能,这么容易的题怎么也会错?虽说也有学生总喜欢用“粗心大意、我看错了题”等作借口,但有时确实有“看走眼”的时候,然后就“错得”稀奇古怪、不明就里。

少数人平时确实存在“平时都会,考试不对”的现象,但真正的原因或许并非是粗心大意,而很可能是“平时对这类题的熟练程度不够”,平时的训练都是“假训练”。如计算类的错误,要想避免再犯,平时可能就要经常做计算类的题,结果才很可能做得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真正做起来会又慢又错误百出。

有数据说,一道题目要反复接触至少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认真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再错很难。还有“看错题”的问题,也可能小孩平时也较马虎,常麻痹大意,一眼看过去就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看懂了题,其实已经“走眼”了:应对办法就是,抓住关键多看几眼,确信无疑!像错了的这两题中的“等号”就是极重要的关键点,其次“加号”与“减号”要分清,然后是数字更不能看错,即如:2不能看成7……

有些孩子写作业不太认真,还经常不检查,喜欢心算,不喜欢打草稿、也不愿写步骤,为偷懒就省去步骤,想一步到位直接写答案——即:做题喜欢跳步骤,不但易错,还会导致按步得分时得不到前半部分应该能得到的分。这些都是习惯的问题,或者是书写习惯等,或多或少、迟早也会导致一些粗心问题的出现。应对办法:做数学时如可以,多在草稿纸上画草图,这样的图或列式常常能使自己的思维清晰,根本错不起来——你看,小女孩在订正时就知道在“9-6”的下面写个“3”……

另外,随着知识的加深,高年级的学生有的还有喜欢对同一题给出多种算法的乐趣,这其实更可以帮他检查到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在是一个不错的学习习惯,值得大家大力引导。

最后,想简略给某些有点粗心大意的孩子们一些实用而受益无穷的应对办法:读懂题先;工整演算;回头细研;深挖根源;“三心”同占(信心、细心与专心)。一年级就训练细心并养成了好的习惯,这一生的学习与工作中都将受益无穷,顺风顺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xinzia.com/fzpf/115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