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报道62刘志凌讲蔡皋ldquo

“我没有太多时间发呆,

你知道,

我总是有花要开。”

4月24日晚7:00,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公司文学编辑刘志凌以蔡皋奶奶这句话开场,满怀深情地开始了介绍艺术家蔡皋的讲座。

志凌喜欢称蔡皋老师为“奶奶”。她说读者们最熟悉的蔡奶奶绘本通常是《桃花源的故事》。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日本教育家、绘本专家松居直,邀请蔡奶奶合作了这本书。该书在日本出版后获得好评,其中两幅作品还被选入日本小学语文教科书。

志凌是蔡奶奶的粉丝,一有机会就大力推荐她。她说“我不是只粉她的绘本、文字或者她的画,我粉的是她这个人”。

11年前,志凌第一次知道蔡皋的名字时,作为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同时也是出版社的文学编辑,她深感当时中国原创的绘本太少,而蔡奶奶的书令她惊喜,于是她买了所有能找到的蔡奶奶的书。近年,原创绘本越来越多,但志凌认为七十多岁仍然处在创作旺盛期的本土绘本创作者,只有蔡奶奶一个。

分享嘉宾:刘志凌

蔡奶奶年出生,曾在长文《底色》中讲述过小时候的诸多往事,如听外婆摇头晃脑地念儿歌,跟着外婆做中国传统家庭的一些家务事,每天上下学看到的鲜活明朗的长沙市井生活。蔡奶奶从小喜欢看书看戏,还用炭条胡乱涂画,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了十六年乡村教师,直到年三十六岁已为人母的时候,调入湖南少儿出版社做童书编辑,才开始从事和童书相关的职业。那时编的叫图画书,不叫绘本。那时的美术编辑,也是创作者。

蔡奶奶先后参与编辑了“小蛋壳”丛书、“黑眼睛”丛书、“风信子”丛书,松居直先生称赞“黑眼睛”“风信子”丛书代表了中国图画书的最高水平。到年退休,蔡奶奶编辑的图书获奖多次,大半是国家级和国际级奖项。在首届中国儿童图画书“小松树”奖评选中,她责编和合编的四种书囊括了所有奖项,代表中国图画书已经站到了国际起跑线上。

同时,蔡奶奶的图画书创作也没有间断。先后有插图作品、连环画、图画书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等出版,其中有的在台湾出版,也有的在日本福音馆书店出版,她多次应邀参加在日本举办的艺术家交流活动、绘本画家原画展、蔡皋绘本研讨会等活动。年,图画书《荒原狐精》荣获第14届布拉迪斯拉发国际儿童图画书展(BIB)“金苹果”奖。年,蔡奶奶被第34届波隆那国际儿童图画书插图展组委会聘为评委。

编辑和创作的初期,蔡奶奶发现我们自己的图画书和国际相比,差距很大,她深入研究松居直先生寄来的书,并且写了不止一篇文章谈松居直编的图画书。志凌也在蔡奶奶的学习资料里发现了一篇很长的笔记,记录了史提凡·查吾尔,赫姆·海恩,巴贝柯尔,五味太郎,芭娜德·华茨,艾瑞克·卡尔,詹姆斯·史帝文生,安野光雅,约瑟夫·魏尔康等绘本名家的作品和创作思想。

从小到大善于学习,独立思考,蔡奶奶将每一段人生都过得色彩明丽。五十四岁时,蔡奶奶提前退休,专心艺术创作。此后她画了很多单幅大画,比如《花与人》系列,《镜、树、门》系列,分别为《念楼学短》和《学其短》创作了适合成人和适合儿童欣赏的插图。

蔡奶奶将自己的创作归为两类:一为儿童,一为成人。在儿童画的世界里感到不够表达时,就去成人世界里寻找,反之亦然。“好像双面绣,湖南绣女做的那种针线,实际上有一种重合。在我的生活中,它们互为经纬,不好分割。”

蔡奶奶曾经在笔记中写道:“世界上有多少人知道《桃花源记》呢?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是一样的。”

志凌也很感慨有多少人知道蔡皋,看过她画的《桃花源的故事》,懂得她除了是一个绘本画家,还是一个热爱万事万物,凡事都能收获一个“好”的生活家、艺术家呢?就志凌认识蔡奶奶的这七八年,她觉得知道蔡奶奶的人太少了,她的书出得太少了,她的读者增长的速度太慢了。

所以,志凌把这位宝藏奶奶的书一本本给大家介绍了一遍。

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xinzia.com/fzpf/86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