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酒渣鼻好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98818.html
风筝情愫
《风筝情愫》发表于年9月21日,恰逢妈妈生日当天~回味这篇小文章时才发现,好久没放风筝了!
这幅小画不记得我是在哪年画的了,儿子说:妈妈擅长儿童画风~
下班回家都会途经南湖广场,仰望广场上空那色彩斑斓、飘飘摇摇的风筝,就自然会想到草坪上放风筝的人们脸上那专注且得意的神情。
风筝在古代被认为是民间的“雕虫小技”,然而它却为我们国家赢得了世界美誉。其实,人们钟情于放风筝并不完全关乎风筝本身,而在于放风筝时那种愉快释怀的心情以及分享成功的喜悦。
记得小时候,每年春天,父亲母亲都会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做风筝,材料无外乎就是从废弃的竹帘子中抽出的细竹条和薄薄的几张大白纸,然后用线把竹条编绑成“十”、“干”、“王”字形或八角形,要不就窝成蝴蝶的样子,再把白纸小心地糊上去,画上一些可爱的图案,粘上几条长长的尾巴就完工了。稍事调整后,擓上一个缠满结实长线的“工”字形线拐,就可以到住所后面的一席空地去迎风飞扬了。风势好的时候,风筝可以飞得很高,每当风筝依风而升时,我们就会一任风筝在瞳孔里变得越来越小,那时曾想,如果有无限长的线,风筝不就可以无限高地飞到天外了嘛?每次将风筝绕回怀中都是那么地心满意足,那一晚必是睡得格外香甜。
凭着记忆还能折出风信子、降落伞这几样童年的小玩意儿,好开心~
最记忆犹新的就是在风筝线上玩“风信子”的游戏,也称作是给天上的风筝“打电话”。在北方,早春三月确是一年中放风筝的最好时节,也正是风信子盛开的季节,小时候玩这个游戏只是觉得好玩,现在倒是从中感悟到那应该是一种美好的祈盼,兴许是对应风信子的花语——祈望幸福吧。玩法就是准备一个小纸条在上面写些什么,然后圈在风筝线上,轻轻往线的上端一推,“风信子”就会随着风“呼呼呼”地旋转着扶摇直上,我们的愿望便也实现在即了。
妈妈在放风筝~
去年回北方我的娘家,先生无意间发现母亲的床头上摆着一本“图纸秘笈”,便偷偷问我:“妈妈在搞什么秘密设计?”一经认真研究,方知是风筝的制作图解,不禁慨叹于老人家的执着。母亲钟爱放风筝,说尤其是潍坊的风筝既大方醒目,又专业善飞,以前买了几只放够了瘾,后来便都是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了。回娘家最惬意的享受就是和母亲一道放风筝,那是怎样一幅天伦之乐的美景啊!
接受电视台“留邕过年·外乡人在南宁”的采访,告白妈妈“我爱你”~
冬去春来,南来北往,爱风筝的情愫一直于心于行。母亲寄来的加上先生网购的风筝,大大小小地整齐码放在我们蜗居的一个专柜里。一有闲暇,我们一家三口就会带上风筝直奔南湖广场。风向的判断、奔跑的速度、放线的快慢等等都需要技巧,可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哦!偎在茵茵绿草之间,望晴柔蓝天云卷云舒,观高处风筝翻飞如蝶,看身旁儿子欢呼雀跃……思绪忽地一如天空般湛蓝,仔细想来,飞得高远是为了领略更多的风景,体验更美的人生。其实,我们不就像那风筝一样,由父母“设计制作”,无论飞得多高,线都攥在父母的手心;无论飞得多远,都会回到父母的怀抱,我想这大概即是我的父母钟爱放风筝的原因吧。
放飞与旋回,喜悦与自豪……此时此景,天地间的一切仿佛都渐渐隐退,唯有那在天穹游弋的风筝站在云端,真格是“丽日和风添美意,翩飞风俏醉绿城”!
如果亲爱的你喜欢“珂姐智读”的内容,敬请分享给你身边同样热爱生活的人们吧!
“珂姐智读”所示文图均由珂姐本人撰写、拍摄,即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记得联系珂姐哦,谢啦!
珂姐智读
文字:珂姐
摄影:珂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