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编辑/风信子
审核/柊兮
责编/胡晓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4月26日,凌晨一点二十三分五十八秒,伴随着一声巨响,位于乌克兰北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炉发生了严重的爆炸事故。刹那间,方圆三十公里范围内均被阴云笼罩,它给当地的人们和救援人员带来无穷无尽的恐惧、不安、悲恸、疾病······那天是黑色的,不止因为辐射尘,更因为故意掩埋真相的人性之恶。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纪实文学作品《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作者简介S.A.阿列克谢耶维奇,白俄罗斯记者、散文作家。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著有《二手时间》《战争中没有女性》《锌制男孩》《切尔诺贝利的祭祷》等。
内容简介年4月26日,前苏联治下的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这是人类史上最惨烈的技术悲剧之一。上万平民因放射性物质长期受到感染或致命;数万亩土地被污染,切尔诺贝利一夜之间化为废城。
事故后十年,著名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冒着核辐射危险,深入事故发生现场,历时数年,访问了超过位幸存者,用普通个体的声音平贴出时代的全景,书写了一部人类的启示录。在这里,平凡人物的真实经历比小说更惊人。每个人的声音都透视着历史的崩塌、国家机器的隐瞒、俄罗斯人的价值观,以及人们的愤怒、恐惧、勇敢、同情和爱。
片段摘录
01
现在,我们正在受到每小时毫伦琴辐射物的照射,然而,执政者担心的却是他们的权力,而不是他们的人民。这是一个权力的国家,而不是人民的国家。国家永远排在第一位,而人民的性命轻如鸿毛,几乎没有任何价值。这个城市里储存有千克的浓缩碘,专门用以应对这种特殊事件——然而,那些碘此刻仍然被锁在仓库里。人民对上级领导的畏惧远胜于对原子的恐惧。
02
你必须明白:他已经不再是你的丈夫,也不再是一个受人关爱的人。他只是一个带有高浓度毒素的放射性物体,是一个活生生的核反应堆。
03
我不是作家,描绘不出当时的场景。事实上,我甚至无法想明白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就连我的大学证书也无法帮我弄明白这一切。这就是你:一个普通人、一个小人物。你和其他人都一样——你去上班,然后回家。你拿着和大多数人一样的薪水。每年,你都会外出度假。你就是一个普通人!然而有一天,你突然变成了一个切尔诺贝利人,变成了一只动物,一件所有人都感兴趣,但对此同时却一无所知的东西。你想像以往那样,继续做一个和大家一样的人,但是现在,你却做不到了。人们看你的目光都与众不同。他们会问你:你觉得那一切可怕吗?核电站到底是怎么着火的?你看到了什么?还有,你也知道的——你还能生孩子吗?你的妻子是不是已经离开了你?一开始,我们所有生活在那儿的人都变成了动物。
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是二十世纪最严重的一场科技浩劫。所幸,有识之士的勇敢,亲人之间不离不弃的爱在黑色的阴云中艰难地挤出了一条缝隙,照进了一缕曙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切尔诺贝利仍是令人窒息的“无人区”,这场科技浩劫给人类和自然带来的伤痛难以磨灭。翻开《切尔诺贝利的祭祷》,让我们与当事人共情,一同去铭记、缅怀、思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